提示
提示
提示
請先登陸!

醫學資訊(七十) |鼻咽癌的常見症狀

鼻咽癌是什麼?

Image

 

鼻咽癌 (英文:Nasopharyngeal Carcinoma, NPC)是因鼻咽腔部位細胞異常生長而形成的惡性腫瘤,亦是本港最常見的頭頸部癌症。鼻咽位於頭部中央,鼻咽及鼻竇後方的位置,並與下方的口腔相通。

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顯示 ,鼻咽癌在2018年位列香港男性最常見癌症第6位及女性最常見癌症第17位;當中男性患上鼻咽癌的機率較女性高出3倍,病發高峰期為40至55歲。

不論男女老幼,若出現疑似症狀,應及早進行檢查,早期發現鼻咽癌有助治療成效及減低治療副作用。

Image

鼻咽癌常見症狀是什麼?

鼻咽癌的早期症狀跟部分上呼吸道疾病如鼻炎、鼻竇炎等相似,因此不少人會掉以輕心。以下是鼻咽癌的常見症狀:

 

Image

 

鼻咽癌有什麼成因? 有什麼因素引發鼻咽癌?

鼻咽癌的成因至今仍不明確,不過以下的風險因素會增加患鼻咽癌風險:

Image

性別

男性患鼻咽癌的風險較女性高。

 

遺傳因素

家族中若有人罹患鼻咽癌,則家族內其他人患上鼻咽癌的機率也會增加。

 

飲食習慣

長期進食高鹽、醃製和熏制的加工食物如鹹魚、醃菜等,或少吃蔬果都可增加患鼻咽癌的風險。這些食物含有過量的「亞硝胺」是高度導致鼻咽癌的物質。

 

吸煙

若患者有吸煙習慣,亦會增加患上鼻咽癌的機會。

 

曾受EB病毒 (EBV,Epstein-Barr Virus) 感染

大部分鼻咽癌病人的血清都含有對EB病毒所產生的抗體,推斷若患者曾受EB病毒感染,患上鼻咽癌的風險會較高。

 

如何檢查和診斷鼻咽癌?

鼻咽位置較為隱蔽,早期病徵又不明顯,患者未必能即時發現相關徵狀,故常規檢測十分重要。檢測鼻咽癌的方法包括:

 

血液測試 (鼻咽癌篩查)

檢測身體內是否存在EB病毒抗體,是較常見的鼻咽癌篩查方法。

 

鼻咽喉內視鏡檢查

可以安排在診所透過局部麻醉進行內視鏡的檢查,利用連接鏡頭的幼軟導管,從鼻插入鼻咽進行檢查,查看鼻咽部位是否有異常,過程中只會帶來輕微不適。

 

活體組織切片化驗

如發現鼻咽內有異常,醫生會在鼻咽抽取組織樣本進行病理化驗。

 

一旦確診鼻咽癌,醫生會再進一步用以下診斷檢查作詳細評估:

磁力共振掃描 (MRI) 
用以判斷腫瘤的影響範圍。
正電子掃描 (PET)
檢查癌細胞是否擴散到身體其他器官。

 

鼻咽癌有什麼治療方法?

確診鼻咽癌後,醫生會因應腫瘤的大小、位置及病情嚴重性建議不同的治療方案。鼻咽癌治療方法包括:

 

如何預防鼻咽癌?

因應鼻咽癌的成因,患者可以遵從以下方法以減低患上鼻咽癌的風險:

  • 避免進食煙熏、醃製或含防腐劑食物

  • 避免吸煙

  • 避免接觸過多工業原料

  • 定期進行鼻咽檢查

     

Image

 

(圖文來自〈楷和〉)
以上資料只供參考,本公司保留最後決定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