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果一覺醒來突然一隻耳朵聽不見聲音,聽力大幅下降,你會如何處理?立即求醫?還是以為精神差而矣,休息一會會好轉?
耳鼻喉科專科醫生指,耳中風即突發性感音神經失聰,患者會突然聽不到聲音,大多為單耳的聽力喪失,與腦中風無直接關係。年輕人與長者均可能遇上,且事前可全無先兆,頭暈與耳鳴可能已是徵狀。更可怕是,發病後一周為治療黃金期,一旦無及時治療,聽力或永久受損。
耳中風的成因
耳中風的發生很難確認病因,因為內耳的構造非常特別,外部包覆著厚厚的骨質,不能直接觀察,也無法透過影像檢查或病理組織切片確認。因此,醫界只能依病人發病前的健康狀況推測病因,包含早期的血管阻塞,及後來提出的病毒感染、內耳膜破裂及壓力反應。
• 血管阻塞:有些人是因為天氣突然轉變,導致供應內耳血管的血液循環不足,引發聽力障礙。
• 病毒感染:約有四成病患在突發性耳聾前有感冒症狀,可能是病毒感染造成內耳發炎,導致聽力受損。
• 內耳膜破裂:因外傷或外力造成耳膜出血,穿孔或破裂,讓聽力受損。
• 壓力反應:當工作及生活型態讓細胞感受到壓力,身體會藉由神經內分泌系統誘發發炎反應,因而引起突發性耳聾。
如何預防耳中風
黃金治療期為發病後一周,最好能在3天內。治療突發性耳聾以類固醇為主,分為口服,靜脈注射及耳內註射三種方式。
• 口服類固醇適合無法配合住院治療的病人,以病人體重計算劑量,療程5〜7天。
• 靜脈注射需要住院治療5〜7天,可搭配血液循環促進劑一起治療,優點是能讓病人在醫院好好休養。
• 耳內註射是近幾年發展的投藥方式,將類固醇注射進入中耳腔,藥效直接作用於患部,療效最好,又可避免類固醇全身性治療的禁忌症和副作用。
近幾年,醫界也開始嘗試以高壓氧治療,提高內耳組織的含氧量和血氧濃度。不過,目前並沒有研究能證明高壓氧的治療效果,也沒有標準療程,且為自費項目。是否需要接受高壓氧治療,須與主治醫師討論,並考量療效,副作用和費用等問題。
以上資料只供參考,本公司保留最後決定權。